比特币最近成了热门词汇,不仅仅在互联网、IT领域,也引起了许多大众媒体的关注。之所以如此,一些业内人士会说,比特币是代表了未来的金融,是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未来货币,加上互联网金融本身已经成为热点,出生于互联网的比特币成为了焦点。
从货币的角度看,货币具有五大功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也就是说,判断一种东西是否具有货币能力,这五大功能就是试金石。马克思说:金银天生不是货币,货币天生是金银。就是因为金银本身的高价值密度、容易保存,在五大功能上都有良好的表现。
2008年来,全球各地不同程度出现了经济危机,各国央行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应对,在阻止经济危机恶化的同时,也带来通货膨胀等问题。通货膨胀是货币的价值尺度出了问题,物价飞涨,引发了人们对央行货币的不信任。
比特币是一种分布式控制的货币,由全球各地的比特币交易服务器共同决定,而且,比特币具有固定的数量,按照比特币规则产生,没有一家所谓的央行能够控制它的发行量,最终到2140年达到上限2100万。
看上去,比特币克服了央行货币可能被滥发的问题,问题是,只有数字上稳定的“货币”就真的能成为稳定的价值尺度吗?现实的答案是否定的,比特币在过去的一个多月时间,比特币兑央行货币的价格,长了三四倍。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货币本身的价值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被货币人认可的价值,纸币能够替代金银货币流通,不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而是被认可了价值。同样,比特币之所以成为了“货币”,不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而是被人认为有价值,承认的人和机构多了,在一定范围就具有了央行货币的功能。
不过,比特币分布特征和有限的数量,并不说明比特币能够比央行货币具有更好的货币表现,即便不考虑人为操控,在实际物质财富激增的社会里,货币总量不变并不合理,流通币过少会有通缩的问题,如果被人为囤积——就像过去一段时间一样,通缩就会更加严重。
比货币稳定更加重要的是,货币应该保证社会物质财富(包含互联网信息财富)有效流通,各国在应对经济危机时,对通货膨胀都有一定预期,通货膨胀稀释了储藏了货币人的价值,是不合理的,但保证了流通性,这是它合理的一面。
更有趣的是,央行保证流动性中,不确定性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属性,货币发行的不确定性让投机分子有所顾及,不能无限地囤积货币操控市场。而比特币的稳定性:总量稳定、分布式控制,面对大面积炒作时,则表现得更加脆弱——就像它过去一段时间一样。事实上,比特币价格的急剧上升导致的捂盘效应,已经严重影响了作为流通手段的功能。
当然,人们崇尚自由,反对独裁控制,这赋予了比特币崇高的意义,它与互联网精神一脉相承。
如果我们再看远一点,会发现,以分布式货币来解救央行货币是一场一厢情愿的期许,货币是交换时代的产物,然而,人们交换已经生产出来的物品的时代也随着互联网正走向结束,我们看的新闻、听的音乐,有了3d打印,我们开的汽车,都可能不是生产出来之后通过货币交换而来的,而是自己创意“打印”出来的。
问题是,没有了产品交换,我们要货币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