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5-08 16:37:04作者:知识屋
夏普裁员人才外流 夏普疑似大幅裁员。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耗资7000亿日元(约408亿元人民币)的跨境收购似乎走得并不太顺利。据日本媒体报道,由于再次亏损后面临降低成本的压力,夏普公司正在考虑实施规模最高达2000人的大裁员。裁减将主要围绕着太阳能电池事业部与总部管理部门,人数相当于国内员工数。
但并未在裁员之列的夏普核心技术人才却出现人心不稳的状况。更换东家、业务重组的过程中出现大规模人才流失不仅困扰着夏普,也让瞄准技术人才的鸿海集团头疼不已。
夏普人才外流
除了裁员,夏普今年年初还计划下调2015财年日本职员的工资,限制人员费用,考虑全员降薪1.5%。从今年2月起,夏普已经开始削减内部董事的薪酬。社长高桥兴三等高层将最多减薪55%。
倘若加上2012年通过提前退休裁减的约3000名员工以及2015因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裁减的约3200名员工,夏普将面临4年来的第三次大规模裁员。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包括旗下公司在内的夏普日本国内员工数不足2万人,只有4年前的三分之二。即便是夏普总公司也砍1.5万人。
大批量的裁员让夏普的军心受到不小的影响,优秀人才流失频频出现。据报道,已经有夏普LCD显示屏部门工程师跳槽,其中,前任执行副总裁TetsuoOnishi也将前往日本著名电机制造商电产公司担任顾问。
值得注意的是,一直以来,相比于国内的合同雇佣制度,日本大公司普遍实行终身雇佣制,员工视企业为家,除非企业发生重大变动,高管不会频繁离职或跳槽。为此,记者数次致电夏普,但其均未给予回复。
“人才的流失在企业并购和重组的时候难以避免。”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如此分析称。
有数据显示,在收购后第一年,被购公司可能会损失25%的主管,第二年公司可能会再损失15%~18%的主管,在收购后的两年时间里,公司可能损失40%~45%的主管人员,离职率是正常的3到4倍。而并购过程中“以人为本”的问题合理解决与否,将决定鸿海跨境并购交易的能否全面成功。
收购方和被收购方均需要对并购后整合极为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把控。否则容易导致企业文化冲突、核心员工流失,裁员成本巨大,从而影响到并购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甚至会给企业带来财务、管理上的危机,并最终导致交易的失败。
“一般而言,并购交易规模越大,企业的人才管理体系越需要完善。内部因素对人才留任的影响越大,对关键岗位的竞业禁止要求越严格。如果企业希望让他们留下来一段时间,那么就在并购的协议里面具体的写进去,让他们有足够的几率,至少在并购以后两三年或者五年之内能够继续留任。”前述人士续称。
事实上,夏普也不乐意见到自己高管的大量出走。针对此次的裁员,夏普发出声明表示,目前尚未最终确定。4月27日,夏普还宣布已经和日本投资基金“Japan Industrial Solutions”达成了协议,将会回购价值2.33亿美元的优先股股票,夏普也将针对这些股票支付股息红利和收购溢价。
为了防止更多人才流失,夏普还决定推出基于股票奖励的相关计划,把人才留在本公司,而股票期权将是重要的奖励内容。另外,夏普还将于5月12日举行董事会议,届时这一计划将得到审议。而在该公司发展历史上,其从未推出过类似挽留人才的奖励计划。
奔着夏普技术去收购的鸿海也对夏普重组裁员带来的人才流失头疼不已。董事长郭台铭最新的表态中依旧难掩对夏普技术的渴望。倘若技术人员进一步流失,显然让鸿海长达3年的收购长跑打上不小的折扣。
因此,针对此次的裁员事件,鸿海也回应称:“本公司员工原则上将维持雇佣,会根据个人表现,让3%~5%的员工下岗,会尽量让每个人都留下来。”富士康集团内部最近成立了一个专职部门,他们的任务就是在公司内部举办夏普电器的展览和推销。除了内部展览之外,富士康也把夏普的家电产品送上了自家的电子商务平台,而针对夏普家电业务,富士康还将在中国大陆各地,设立夏普产品的体验店和专卖店。
此外,为了减少因夏普易主带来的骨干员工出走、日本民众抵触的情绪,富士康的董事长郭台铭在日前的签约仪式和联合记者会上强调:“此次不是收购项目,而是投资项目。今后鸿海和夏普仍会作为独立的品牌存在。”
曲折的海外并购路
人才流失只是冰山一角,鸿海的海外并购之路走得可谓是“磕磕绊绊”。
成立于1912年的夏普,曾有“液晶之父”“显示器之王”等称号,为日本家电和面板巨头。该公司不仅拥有全球先进的十代线,还在生产大尺寸产品方面有着相对成熟的技术。
但随着全球经济下滑、面板事业和太阳能电池出现亏损,百年企业夏普荣光不再,近年来更是深陷亏损的泥潭。2011财年,夏普亏损将近4000亿日元,2012财年亏损面再度扩大,亏损额超过5000亿日元。
彼时,面对连续两年巨亏,夏普进行了数千人的裁员,向银行求助了44亿美元救援贷款,还史无前例地接受了来自三星和高通的股权投资。而一直希望在技术领域有所突破的鸿海集团也找到了脱掉“代工厂”帽子向高科技产业上游延伸的机会。
2012年,鸿海就曾和夏普达成共识,计划以每股550日元,合计约670亿日元的价格收购夏普已发行股份的9.9%。但因后来夏普的股价大跌,最终的谈判也不了了之。
2016年2月,鸿海董事长郭台铭再次率40人左右的团队亲自走访夏普总部,提出向其主体出资7000亿日元规模的重组方案,以便取得其过半数股权以掌握经营权,实现在液晶面板和家电等广泛业务领域,实施促进增长的积极投资。
巨额的重组计划打动了夏普,却并未打动日本政府。日本政府为了阻止技术外流,其持股的经济产业省主管的半官方基金“产业革新机构”在双方谈判时“杀出”,计划向夏普注资3000亿日元。至此,百年企业夏普被彻底的拆解掉,其液晶业务和日本显示器公司合并,家电业务则是和东芝合并。
但是连年亏损的夏普董事会还是接受了出资更高的鸿海集团的收购方案。2016年2月4日就传出夏普公司正式接受55亿美元鸿海集团的兼并计划。这也成为了日本电机大厂被外资收购的首例。
即便是走到了签约这一步,鸿海集团的并购依旧有变数。4月2日,郭台铭正式签署收购协议,以3890亿日元(折合35亿美元)收购夏普66%的股份。此外,富士康还将认购夏普增资发行的1136.4万股特别股。但随后,鸿海却突然宣布,其从夏普新提供的一份文件中,发现了包括重组和裁员引发的3000亿日元的潜在债务,从而推迟了交易时间。
据“日本经济新闻”4月8日公布网络民调显示,45.2%的人不赞成日本电机业与外资积极合作,一是认为“技术外流”,二是认为日本国内家电制造太多,应重整日本厂,枪口对外才是。此外,还有60%的人自认不会购买被台湾鸿海并购后的夏普产品。
除了外力的阻挠外,夏普逐步扩大的亏损也将让鸿海集团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来“填坑”。
数据显示,夏普2014财年的净利润亏损222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5亿),2015财年前三季度净亏损108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0亿元)。据日媒5月4日消息,夏普2015财年净亏损预计将从原先预测的2000亿日元扩大至3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84亿元)规模。据估计截至3月底,夏普已经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
前有日本政府和民众的反对,后有人才出走和巨额亏损,但董事长郭台铭的收购决心不减。其对外宣称:“自己心中已经有蓝图和构想,预计4年时间就能让夏普扭亏为盈。”
2014-12-08
电脑技术吧官方网站移动客户发布了!
电脑技术吧QQ交流群
关于真假电脑技术吧的一些辨别!
2012年前半年电商排名:天猫第一 京东第二
元旦放假安排2015通知, 2015元旦放假安排日历详解!
MSDN我告诉你是什么网站?MSDN是微软官方的吗?
谈百度搜索显示网站ICO图标的一些心得!
腾讯QQ数据库泄露下载地址
支付宝新春红包怎么领取 2015支付宝钱包抢红包活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