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屋:更实用的电脑技术知识网站
所在位置:首页 > 操作系统 > linux

linux下磁带机的使用

发布时间:2014-09-05 17:04:37作者:知识屋

Linux下使用磁带机的方式有多种, tar命令是最经常使用的方法,tar主要用于单机环境下,将数据直接写入磁带机。磁带机在Linux下对应的设备名称为/dev/stX,如果是第一个磁带机,即为/dev/st0,基本操作如下:
(1)倒带,将磁带卷至起始位置
  mt -f /dev/st0 rewind
(2)擦掉磁带上的内容
  mt -f /dev/st0 erase
新购买的磁带,打开后即可使用,无需进行擦写操作,同时当数据写满磁带后,磁带可以覆盖原有数据并继续写入,因此无需进行任何擦写动作,由于擦写对磁带有一定的损害,建议不要执行擦写操作。
(3)出带,即将磁带卷至初始位置然后从磁带机内弹出
  mt –f /dev/st0 offline
(4)通过tar列出磁带上的目录或者文件
  tar tvf /dev/st0 [需要查看的文件或者目录]
  如果后面不跟任何文件或目录,则是查看磁带上所有数据,当磁带上还没有任何数据时,执行此操作会报错,不过不影响磁带使用。
(5)通过tar备份数据到磁带
  tar cvf /dev/st0 [要写入的文件或目录名]
   备份数据到磁带有两种方式,打包压缩后写入磁带和不打包直接写入磁带。这里我们推荐将数据不打包直接写入磁带的方法。这样可以提高数据存储的安全性。为什么建议不打包备份呢,因为磁带是顺序写入数据的,即线性存储,如果将所有数据打包成一个独立的文件,那么当磁带任何一个地方发生故障,都可能会导致这个压缩文件解压失败而不可用,而如果对备份数据进行不打包存储的话,在磁带上就有很多文件,即使磁带某个地方发生故障,其余的文件仍然可用,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数据备份的安全性。
例如,将/data/ixdba1.tar.gz这个压缩文件写入到磁带,并覆盖原有的内容,可以执行如下操作:
[root@webserver /data]# tar cvf /dev/st0  /data/ixdba1.tar.gz
通过“tar cvf”将数据写入磁带时,每次都会覆盖磁带中原有的数据,也就是每次都是从磁带的开始部分写入数据。磁带机的传输速度比较慢,对于不是很大的备份文件,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备份完成,非常适合做系统级的文件备份。
(6)通过tar继续写入数据到磁带
  tar rvf /dev/st0 [要写入的文件名]
  由于磁带是线性存储,数据是依次写入的,为了在写入新的数据时,不覆盖原有已经存在的数据,可以使用“tar rvf”参数组合将数据依次写入磁带。
例如,依次将/data/ixdba2.tar.gz和/data/ixdba3.tar.gz备份到磁带机上:
[root@webserver /data]# tar rvf /dev/st0  /data/ixdba2.tar.gz
[root@webserver /data]# tar rvf /dev/st0  /data/ixdba3.tar.gz
(7)通过tar将数据从磁带恢复到磁盘
  tar xvf /dev/st0 [要恢复的文件或者目录名]
  例如,首先查阅磁带上存在的所有数据:
 [root@webserver ~]# tar tvf /dev/st0
-rw-r--r-- root/root       320 2009-2-20 10:19:02 ixdba1.tar.gz
-rw-r--r-- root/root       320 2009-2-20 10:25:10 ixdba2.tar.gz
-rw-r--r-- root/root       320 2009-2-20 10:45:18 ixdba3.tar.gz
现在如果要恢复磁带上的ixdba2.tar.gz文件到磁盘,可以执行如下命令:
[root@webserver ~]# tar xvf /dev/st0 ixdba2.tar.gz
ixdba2.tar.gz
这样就将数据从磁带恢复到了当前的路径下
本文出自 “netsword.blogchina.com” 博客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收藏
  • 人气文章
  • 最新文章
  • 下载排行榜
  •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