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屋:更实用的电脑技术知识网站
所在位置:首页 > 操作系统 > windows8

Win8施展“平衡术” 开启平台竞争新时代

发布时间:2012-08-13 21:14:39作者:知识屋

 承载巨大使命的微软Windows 8系统零售版即将在10月26日正式发布,距离现在只剩两个多月。今年微软一改之前的“口风紧”、“故作神秘”的调性,开始有意识地透露Windows 8的相关信息。

  今年7月,微软全球Windows部门的高级工程师及产品经理飞跃太平洋来到中国,针对Windows 8发布预览版为媒体进行了一场专门的讲解。笔者接到邀请函的时候,确实有些惊讶,因为自微软开始在活动上透露Windows 8的信息都是来自全球范围,针对中国媒体的“一对几”规格的Win8技术交流还是首次。为了保持一贯的或神秘或“大牌”的风格,现场媒体在会议开始前被告知“禁止录音,只在允许拍照的时候拍照。”所以,本文中的图片主要来自于长达34页的微软媒体通发资料。

  平板多于传统PC

  演示现场摆放了三个设备:平板、超级本和液晶电视。而差不多90%的整体演示都来自于平板演示。

http://www.ithome.com.tw/img/149/74863_1_2_l.jpg
图示:微软在平板电脑上展示Win8系统

  对于每天泡在互联网上的人来说,可能早就听说过类似“传统PC将死”、“平板电脑正在侵蚀传统PC”等等论调了。时代确实在变,说有心机也好,说顺应移动互联的大潮也好,在OS领域,微软再也不甘心只卖licence了。

  所以,我们非常理解Win8对平板的特殊重视,微软工程师强调了Windows 8的三个特性:使用界面的重塑和更新、云和端的交互以及个人信息的整合。

  相比Windows 7,Windows 8最大的特色是Metro界面(这个名字可能遭弃),以大面积、动态磁贴的方式显示各种资讯以及社交、照片、Email、阅读等各种APP。媒体大量的报道也把焦点都集中在了Metro上,因为Metro把Windows真正带入了“触摸”时代(虽然自Windows 7,微软为了支持触摸式设备,增加了多点触控的功能,但最后留在人们心中的印象,还只是win7最初发布网上流传的产品视频)。跟Metro相比,多点触控只是个“唬人”的东西。

  笔者认为,Metro把平板变成了PC来使用,虽然从大小来说,上网本也有同样的宣传口号,但上网本对于软件的进化没有产生任何价值。在微软的通发资料里,有句话挺有意思: “你不必非要在电脑上‘工作’或在平板电脑上‘娱乐’”。通过工程师的展示,个人感受也确实如此。在人体工程学方面,Win8的触控键盘就做了一些改进,有两种模式可选:你可以使用大按钮的全尺寸触控键盘,也可以使用在屏幕任意一侧拆分的拇指键盘,保持移动使用的便利和舒适。


图示:Win8的触控键盘

  Windows 8平板电脑执行多个程序时,可以用窗口的方式调整不同程序在界面上的位置,比如在浏览工作文档时,可在左或右显示电子邮件等信息,还可调整显示窗口的大小。这个功能继承了windows 7的多任务预览。

  和平板端很多让笔者“眼前一亮”的功能相比,微软并没有在传统PC方面做太多Win8演示,实际上,除了“移动鼠标到屏幕四个角上,你将有惊喜哦”类似的小变化,另外还有、字体更好看、启动更快速等之外,也没有多少可说的。在PC端,微软采用传统界面与 Metro 界面共存的方式,笔者周围安装了windows 8的同事朋友多数是不理解的,并表示在PC上用Metro“真心不好用”,而微软把Metro当成了主界面。

  也许很多人提出这样的质疑是出于“习惯“,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害怕变化的,大家都习惯了老的开始菜单,就像XP推出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很多人还在用DOS命令行。笔者发现很多人对微软的产品有”负面情绪”,如果你对周围的人做一个“喜欢苹果还是喜欢微软”的小调查,估计大部分人会选择前者,但这些人还是会用windows、office,并且在微软发布新产品新版本之后会第一时间使用。

  在历史UI的泥潭里打滚还是吃新UI的螃蟹,估计这对微软来说是一个艰难的抉择过程。最后,微软选择了一个相对聪明和保守的方式——让两种界面共存。如果你的电脑不是触摸式的界面、不习惯变化,那就只能多点几次鼠标,继续用传统的界面。有的选总比没的选要好,但微软是铁了心要拓展移动应用的,Windows 8下一个系统版本也许就只剩下一个Metro了。


图示:Windows 8的多屏显示

  Windows 8带你进入人脉时代

  “人脉”往往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在现实中找不出具体的体现物。这几年,“人脉”的作用被夸大得近乎妖魔化了,但不能否认的是,人脉确实和事业成功、生活幸福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在移动互联的时代,人脉不再是时间和缘分的产物。在Windows 8里,有一个应用的名字叫“People”,中文很fashion、有点雷人地翻译成了“人脉”。我们这里且不讨论名字的准确性,在Building Windows 8 blog里对于人脉应用的描述是:“过去平面联系人列表的进化版,它针对当今的通信方式而构建,并可以连接到您已经使用的云服务。人脉应用可以连接到您的电子邮件和社交帐户,将您的所有联系人(以及他们的动态)整合到一个便于访问的位置。”


图示:Win8系统的People应用

  也就是说,无论是微软内置的联系人列表、还是hotmail邮箱或QQ邮箱以及诸如facebook、新浪微博等第三方程序,都可以整合在一起,当朋友有新的状态消息时,你可以一目了然。这对于笔者这种懒于经营人脉的人来说,确实是个好工具。其实,“人脉”更像是一个多个社交平台整合的APP。这种“整合”的思路也同样体现在其他的方面,以用户的需求来整合应用,这是系统平台商的一个新方向。

  云计算:是野心还是宿命?

  微软正在对加固作为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领导地位,仅仅依靠面向企业及开发者的Windows Azure平台,显然有些太过单薄。眼尖的朋友应该已经发现,不仅仅是Windows 8、Windows Phone,微软即将发布的Office 2013也是一个加强“消费者端云”的关键里程碑产品。这里,一个久违了的名字又复活了——SkyDrive。

  SkyDrive曾经很低调,笔者第一次见到它,是它与Office 2010的OneNote进行了绑定。面对当前云计算领域白热化的竞争,微软加强了SkyDrive与各个产品的深度结合。在Windows 8 Release Preview 推出的新特色功能,可让来自任何 PC 的照片通过 SkyDrive 来同步交流。云存储的支持消除了设备间的相互阻隔。换而言之,你的应用、游戏、音乐、照片、文件和设置并不是保存在一台设备上,而是集中保存在“云”上。只要登录到任何一台 Windows 8 电脑,你就可以从几乎所有地方访问你电脑里的内容。


图示:Win8整合SkyDrive

  如果说SkyDrive是为了与Google Drive、 Dropbox进行竞争,那未免太小看微软了。从近一段时间以来微软在SkyDrive上的动向来看,这是微软基于云的未来走向的大胆一步。这一步成败的砝码就是微软庞大的用户群。况且在免费空间之外的付费方面,相对于Google Drive、 Dropbox还是比较低廉的。

  放眼全球市场的话,SkyDrive可能很有竞争力,国内的问题在于,微软存储的数据中心大多数在国外,最近的一个是在香港,在大陆地区没有。所以,这一来一回的速度可就不好保证了。有个好消息是,微软正在寻求合作伙伴,计划在中国大陆建立数据中心。

  “云计算不是一个厂商的事”,显然微软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无论是Windows 8还是下一代Office,都不简单是一个软件,而是要成为依托云计算平台的软件生态系统。微软期望开发者可以在此平台上开发出更多的应用,有钱大家一起赚。

  微软想要拓展和加强自己在移动互联圈子中的竞争力是不争的事实,所以Win8提供了全新的Metro界面和各种丰富的特性和功能,同时为了照顾PC用户的使用习惯、增加用户的接受度以实现平稳过渡,也采用了各种”平衡术“。竞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且将演变为平台之争,好戏即将上演,说到这里,谷歌和苹果害怕了吗?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收藏
  • 人气文章
  • 最新文章
  • 下载排行榜
  •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