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散热一直是都DIY玩家们的最为忧虑的问题,尤其是当intel、AMD或是NV这几大芯片厂商,推出更高性能的产品的时候,如何对芯片进行直接有效的散热,就成了非常棘手的问题。当然,如果我们要将其组装为一个整体时,就更需要考虑其整体的散热效果。
也正因如此,各大散热器厂商都在不遗余力的研究、推出更有效的散热解决方案。因此,众多具有独特特性或者概念的散热器产品,让消费者或是玩家都挑花了眼。由于消费者对于产品特点的不了,或者对其概念片面的理解,造成了不少的误区,尤其是在散热器产品,以及相关散热的产品选购的时候。
很简单,比如说,目前市面上的散热器高端产中,应用焊接技术的比较多,低端产品中穿Fin应用却较为普及,因此在不少朋友询问什么散热器好的时候,就会陷入“焊接比穿Fin好”的误解中,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质量的好坏只与散热器本身的工艺质量有关。当然只是举个简单的例子,而下面我们就要给大家细数一下,在散热器产品以及散热相关产品选购时,几个常见的误区。希望文章里的内容,能给各位提供些许的帮助。
对于散热器底座工艺设计,由于多运用与中低端产品,而高端散热器产品(猫头鹰、采融、利民)仍以镜面底座为主,让不少玩家都误认为,“热管直触散热器的性能,并不如镜面底座性能好”,甚至更有人认为“因此镜面底座平,所以性能好”。实际上这些都是对于散热器底座设计的误解。
优质的镜面底座工艺
如果单独用肉眼去看,经过镀镍的镜面底座确实要比,热管直触底座平整,但是,实际上还是有不少坑坑洼洼的地方。如果从理论上讲,热管直触工艺是一种最为高效的导热设计,而镜面底座设计,则需要通过底传导至热管,再进行散热循环,可能会降低散热效率。其中超频三的南海五,就是一个采用热管直触设计,工艺出色,并且性能非常棒的散热器产品,其性能不比任何一款镜面底座散热器逊色。
优质的热管直触工艺
所以说,散热器的好坏其实很简单,工艺至上!无论你采用的是“镜面底座”还是“热管直触”,只要工艺达到相当的水平,都可以拥有绝好的散热效果,而且镜面底座的工艺往往更加难以掌握,成本也会更高,并且导热率也相对较低,只是接合更好而已。因此,对于“镜面底座比热管直触好”,应该是误解。
对于风扇的选择上,玩家们会关注风扇的尺寸、转速以及风扇牌子和价钱等等,而很少能听到有谁在买风扇的时候,考虑过“轴承”这个名词。当然,好风扇也意味着有好的轴承。如今最常见、也是最为推广的轴承风扇,就是“滚珠”风扇。这种轴承类型的风扇不仅仅是在散热器上使用,一些电源厂商也在产品宣传时强调“滚珠轴承”的优势。
电源风扇中滚珠轴承风扇
当然,我们并不是想说双滚轴承的在宣传上夸大事实,长寿命、高效率、低噪音的确也是双滚轴承的优势,但而是目前消费者、玩家对于轴承相关知识的匮乏,油轴风扇的特性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了解,由此造成了一个不小的误会。
好扇子也有好价钱
“滚珠轴承”只是各种轴承类型的其中一个类型,而对于轴承的应用技术来说,并没有谁好谁坏,绝不是说是滚珠就好,而且劣质的滚珠轴承拥有非常恐怖的噪音。然而对于油轴来说,优质的油封轴承相比滚珠轴承拥有更好的静音表现,而且寿命方面也不会有太多的落后。因此还是那句话,工艺和技术决定了产品的质量。
接着咱再说反过头来,聊聊风扇。通常情况下,大尺寸的风扇,在同转速下可能获得更大的风量;而在得到同样风量的条件下,大尺寸风扇相对小尺寸风扇来说可以得到更好静音效果。因此,不少玩家对于大风扇的产品情有独钟,而“散热风扇尺寸越大越好”的误区则越走越深。
九州风神UF140算得上是国产风扇当中的佼佼者
虽然说大风扇相对小风扇来说有着一些优势,但是我们不要忽略一点,那就是“风压”,因为对于散热来说,风量是前提,静音是附加效果,而“风压”确实散热效果好坏的关键,或者严格的说,“风量”和“风压”的良好配合,才能得到一个良好的散热效果。
导流锯齿作用示意图
也就是说,更大的扇叶面积的确可以给风扇带来更大的风量,但是为了达到更好的静音效果往往会降低转速,而扇叶的增大对于风压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但是换个角度上讲,高风压对于散热器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如果风量增加,风压降低,那么结果很可能导致散热器上的热量难以被吹出,导致必须增大转速才能达到预定的散热效果,而140mm风扇随着转速的增加噪音很快就会超过120mm风扇,静音的目的也没达到,岂不是亏了。
所以为了保证大风量和大风压以及静音效果的考虑,不少厂商对风扇扇叶形状、结构下足了功夫,Tt的樱花叶、九州风神UF风扇、伟训Vortex……都是在扇叶上有独特设计的典型案例,但是相对来说,性能和成本也是成正比关系的。
塔式侧吹散热器已经在近几年的推广中的得到了很大的成功,并且普通玩家对于塔式侧吹散热器的也有了一些很强的认识,散热更加有效、直接,更加便捷的组建风道。不过,塔式侧吹相对于下压式散热器的具有的独特优势,并不意味着下压散热器就此成为历史,而被淘汰?
出色的侧吹散热器
从实际应用上来说,侧吹散热器确实在组建风道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对于周边硬件的照顾(CPU供电、内存)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当然,这并不是下压散热器的唯一的优势。
同样出色的下压散热器
下压散热器同样也有采用热管结构的产品,并且根据工艺质量的不同,散热器的性能也有很大的差别,优质下压热管散热器与优质的侧吹散热器(九州风神的蓝鲨、安耐美的T60-VD),在散热性能上比相差无几。另外,由于塔式侧吹散热器的高度的限制,导致某些机箱无法正常安装,这也是侧吹散热器需要面临的尴尬。
因此,综合来说,散热器性能以及实用性,并不是也结构的独特性取胜的,而是产品工艺水平决定了产品的最终质量。所以说,侧吹和下压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好与坏,只有是存在不同的应用条件而已。
在中学物理中,我们都学过,散热性能的优劣,除了与散热材质有关之外,还与散热材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因此如果运用到实际应用来说,散热器的鳍片面积的大小决定了散热器散热性能优劣,而我们看到目前散热器的体积越来越大,貌似也印证了这样的说法。但的确是这样吗?
大面积鳍片HR-02
从理论上讲,是没有错的,但是这需要有个前提,就是散热材质,也就是鳍片,受热以及热量是均匀分布。而从情况角度出发,使得散热鳍片上的热量均匀分布,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热管散热分布不均
理由很简单,由于热管排列以及热管分布不同,散热器底座导热,与热管导热分布不同,热管密集度对于导热的影响……诸多方面的因素,导致散热器热管在传递至鳍片的过程中无法将热量均匀覆盖,而鳍片材质影响了有进一步影响导热不均,无法迅速传递至鳍片边缘。因此这很有可能造成散热器局部热量堆积,而无法有效散热。
所以说,热管分布对于散热器的性能,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对于风冷散热器以及水冷散热系统来说,一体式水冷散热器有点介于两者之间位置,不过如果单单就性能而言,一体式水冷的散热性能与高端风冷的性能,之间没有太多,或者有着很小的差距。当然,这与一体式水冷水箱过小有关,而整体表现,与高端风冷无异,价格无异,这让不少玩家对于一体式水冷无爱,也让其陷入了尴尬境地。“一体式水冷是鸡肋”说法也由此流传,而实际上,并非如此。
优质的安钛克 H2O 920一体水冷
选择一体式水冷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处于安全性的考虑。由于高端风冷散热器的体积和重量都废非常巨大,动辄就有超过1公斤的重量,长期压在主板,放在机箱内,难免会对主板造成挤压,似的主板弯曲或者损坏。如果你去搜索引擎搜索“主板被散热器压弯”至少会检索到5万余条的相关信息,并且还有不少人在求助,被压弯的主板如何“解救”的问题。
便捷的扣具安装
一体式水冷的扣具安装过程,相比高端的风冷散热器来说,要简便的多,因为由于散热器本身重量以及扣具扣紧度的问题,可能会造成扣具安装过程非常繁琐,猫头鹰D14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实例。
由于一体式水冷的散热排的尺寸比较统一,因此所有能在后部安装120mm风扇的机箱,都能安装这样的一体式水冷,而不需要考虑散热器高度是否与机箱宽度、侧板……等有什么样的位置冲突。因此一体式水冷的兼容性要更高一些。
所以说,散热性能并不是考量,是否选择一体式水冷的唯一标准。而“一体式水冷是鸡肋”的说法,也仅仅是一些偏执玩家的臆想罢了。
误区七:散热器
散热器螺丝扣具的安装上,事实上很多人都要问,是不是拧的越紧越好呢?从理论上讲,这是肯定的,更大的压力的确可以尽可能低的降低散热器与CPU之间的热阻,同时也会压薄硅脂,带来更好的散热性能,那么实际问题在哪呢?
采融的双色压力螺丝可以算是最为简单的压力调节方式
那就是我们脆弱的板卡,足够大的压力的确可以降低性能,但是我们要考虑到扣具只是点固定而并非面固定,并且PCB拥有一定的不可靠的弹性,过大的力量会直接导致PCB弯曲,短时间不会造成什么影响,长时间则会直接损坏。至于多大力合适,笔者认为只要安装上之后不旋转,并且观察到主板将要出现变形迹象即可认为是合适的力道,大了小了则均不应该存在。
误区八:内存
由于玩家对于平台性能的不断追求,平台的功耗以及发热强度越来越大,我们看到一些内存条都穿上了“马甲”,因此内存贴片散热器以及相关的风扇产品也变得火热起来。造成一些玩家认为内存条贴上散热片,才能安全的正常使用。但是实际上,完全没有必要。
也许只有超频玩家才能用得上
由于内存产生热量的方式跟CPU是不同的。内存产生的热量没有CPU那样多,且热量不会在瞬间产生,所以一般情况下只要机箱散热做得好,就没有必要为内存贴上散热片。尤其是对于普通玩家来说,如今DDR3内存,芯片颗粒的已经做到了30nm左右,高性能、低功耗的表现,我们可以完全无视内存的颗粒的发热量。
30nm的芯片 高性能低热量
而且内存散热片弄不好的话往往会适得其反,由于贴片过程相对麻烦一些,因此如果导热胶与芯片和散热片贴合不近的话,反而会造成芯片无法散热,从而烧毁。而散热片是否安装好,贴好,我们只能通过经验和感觉判断,如果之间有空气存在,我们根本无法察觉,而这就是最大的隐患。此外,内存散热片的拆卸也成了大问题。很多劣质的散热片在安装后,几乎无法再从内存上拆下。安装的时候若不小心接触到内存芯片周围的集成电路,还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
当然,我们这里并不是说内存“马甲”无用,而是指对于普通玩家来说,对于那些无超频需求的玩家来说,给内存穿“马甲”,是个风险很大的行为。当然,如果你喜欢这样,最好还是找个经验丰富的玩家进行指导和帮助。
最后总结:产品
对于上面的几条误区,其实并不是产品本身设计不到位,而是由于厂商、媒体在宣传中的一些误导所致,并且加上消费者了解产品的渠道、方式以及角度非常有限,因此让消费者在一些产品的选择和认识上形成一定的误区。因此无论是厂商还是媒体,在产品宣传时,需要面面俱到,切忌夸大事实。
而另外我们可以发现,通篇下来我们一直在强调一点,那就是“工艺水平”。如今的散热器产品发展到这个水平,说实话,已经遇到了材质以及结构上的瓶颈,或者说已经相对稳定的状态。
优质散热器工艺是关键
也就是说,产品与产品之间,为了形成差异化的竞争,因此就会出现不同的表现或者表象的形式,而他们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可比性。就好像你不能用一辆SUV与一辆普通轿车比越野,不能用普通轿车与SUV比节油的道理是一样的。他们之间的差异也除了应用不同之外,产品工艺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当然,我们也不怀疑有些有影响力的玩家存在一些武断的判断力,而这些玩家在网络上一些不负责的说法,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其他玩家的判断力,要知道口碑的力量也是无穷的。
总而言之,产品确实正确引导和宣传,消费者的主观臆断,造成了选购误区的重重迷雾。不过相信,在DIY市场越来越成熟,玩家越来越成熟理智之后,这样的误区和误会出现的几率也会越来越小。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