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屋:最实用的电脑技术知识网站
所在位置:首页 > 电脑技术

电脑爱好者必看 PC玩家细数14年搞机血泪史

发布时间:2013-01-05 22:42:04作者:知识屋

IT产品总是那么日新月异,用户习惯几年之间就可以变得全然不同,有些习惯可能现在还有,有些习惯大家则已经渐渐淡忘,当年你用手机也非得用到自动关机不去充电么?当年你也一次又一次给显示器消磁么?今天我们就来回忆一下过去14年的老硬件给我们留下的各种血泪玩机史,回想一下我们的用户习惯怎样改变,并且预测未来,我们的用户习惯又会向什么方向发展。

每天“嗒”一声的CRT显示器:

电脑爱好者必看 PC玩家细数14年搞机血泪史

又大又重的CRT

CRT显示器又被称为电脑的“大头”,对于70和80两代人来说,它是和胶卷、磁带一样不可磨灭的记忆,现在除了少数对色彩有特别高要求的专业用户,一般用户已经不再使用CRT显示器,而大部分厂商也已经不再生产这种东西了。

电脑爱好者必看 PC玩家细数14年搞机血泪史

CRT的枕形形变

还记得当年我们是怎么使用CRT显示器的么?各种形变各种矫正!CRT虽然能较好地支持多种不同的分辨率,但是有时你会发现换了个分辨率后,屏幕的形状会有点不对劲,有向内凹陷的枕形形变,有向外突出的桶状形变,也有上宽下窄或上窄下宽的梯形形变。这时就我们不得不用显示器的调节菜单慢慢矫正,有时一个不小心就会矫枉过正,从一种形变调到了另一种形变,这令人哭笑不得,也令人印象深刻。

电脑爱好者必看 PC玩家细数14年搞机血泪史

被磁化的CRT

CRT画面变形了,虽然矫正起来总感觉不完美,但是好歹矫正一次就行了,笔者还很记得用CRT显示器有个重复重复再重复的习惯:消磁。CRT显示器可能会被两侧的音箱磁化,或者被“摩托驴拉”手机干扰,画面出现抖动波纹、不规则色斑等各种问题,这时就要用显示器菜单去消磁,“嗒”一声就搞定。当时笔者认为,“每日‘嗒’一声,医生远离我”,结果证明,就算每天一“嗒”,CRT始终还是要出问题的,它受潮烧掉了,笔者搬它去修才发现它是那么的沉重。

电脑爱好者必看 PC玩家细数14年搞机血泪史

网友据理力争介绍CRT优势

2006年时笔者开始使用笔记本电脑,那是第一次开始使用液晶显示器,同期还有人科普CRT相对LCD的优点,但老实说,笔者不会再回去用CRT了,一来对色彩不敏感,二来有些事不是看参数能明白的:占用太多空间,容易受潮出问题,很重难送修,据称辐射更大,此外新闻还经常可以看到CRT显示器/电视爆炸的新闻——最后一个很关键,谁想要在身边放个计时炸弹的请举手!

电脑爱好者必看 PC玩家细数14年搞机血泪史[!--empirenews.page--]副标题[/!--empirenews.page--]IPS来了,CRT还能留么?

 

直到2010年,还有人在宣传CRT相对LCD的优势,而且如笔者父亲一辈人也还是偏好CRT的那种色彩,然而国外CRT早已停产,今年国内最大的CRT上游厂商也已经出现巨额亏损,CRT的时代看来真的要结束了,笔者只能怀念下那“嗒”一声的日子……

编辑点评:液晶显示器最终取代了CRT显示器,但却不是因为色彩之类参数方面获胜,而是因为使用液晶显示器,我们不再需要矫正形变或天天消磁,硬件更傻瓜化懒人化,使用门槛低了,而另一方面,液晶另一优势就是,它真能随身带着逛街,液晶可以用在MP4、笔记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电子产品,而CRT只能是电脑电视,产业优势一比就出来,因此毫无疑问液晶会取代CRT.

-----------------------------------------------------------------------------

针对网友在评论中提出的各种问题,我们在这里进行集中回答:

1、4楼,局域网传文件很快,怎么不用路由器?

PConline编辑回复:当时个人多台PC或者PC+其他连入互联网设备的情况不多,所以路由(还是有线)只是在大学宿舍或者出租屋比较普及,其他一般用户都是直接桌面一个快捷方式拨号联网的。

2、43楼,怎么不用刻录机?硬盘转接/适配器?

PConline编辑回复:貌似有个COMBO,不过太折腾了,不是所有地方都是“一线城市”,当时笔者要买个好点的空光碟不仅花钱,还要跑大老远。此外就是银两的问题,这种情况就一次性使用,舍不得花钱买光碟,更舍不得买转接器,这是当年的学生用户嘛。

-----------------------------------------------------------------------------

2每月总有几天不方便,IDE硬盘回顶部

每个月总有几天让你不方便,IDE硬盘:

电脑爱好者必看 PC玩家细数14年搞机血泪史

IDE硬盘的“大容量”梦

IDE在90年代是“大容量”的象征,虽然很多用户可能都不熟悉其硬件的结构,不知道昆腾火球,不知道迈拓,但是可能都遇到过因为IDE限制而带来的故障,而且也应该体会过当时软件限制带来的各种纠结。

电脑爱好者必看 PC玩家细数14年搞机血泪史

跳线,麻烦的跳线

IDE接口比较占用空间,其数据线像条海带,一个接口能接两个设备,而麻烦的是,用户需要手动设置跳线连接来区分“主设备”和“从设备”,基本上所有IDE硬盘光驱身上都会写有跳线怎样设置,不过很容易忽略或被忘记,比如笔者就曾经因为没有正确跳线搞到系统怎么也无法正常启动,纠结大半天才发现是跳线帽掉了。

电脑爱好者必看 PC玩家细数14年搞机血泪史

2.5寸/3.5寸的IDE互不兼容

笔者2006年时就在用笔记本,有时需要传个游戏安装包给台式机,却发现这很难,由于2.5寸和3.5寸的IDE硬盘互不兼容,笔记本硬盘不能直接接到台式机上,因此笔者只好用WinRAR把文件分割成n份,用小容量U盘一份一份地传到台式机,然后再来解压成一个完整的游戏,这在当时而言非常耗时,也让笔者非常纠结,那时还真想有个DVD刻录机。

电脑爱好者必看 PC玩家细数14年搞机血泪史

每个月磁盘碎片整理[!--empirenews.page--]副标题[/!--empirenews.page--]有多少80后还没整理过磁盘碎片?是它教会了大家什么叫痛苦和折磨!当年还是Win98/WinME的时代,磁盘都用FAT32格式,虽然兼容性好,但是磁盘管理效率低下,容易产生垃圾,基本上每个月都要整理一次来提速,而由于FAT整理起来也慢,还会占用一定的CPU资源,结果就是每次磁盘整理,电脑就半天甚至一天都不能用了,连播音乐都可能不流畅,何等的纠结!

 

电脑爱好者必看 PC玩家细数14年搞机血泪史

哇塞,SSD使用技巧

现在的SATA硬盘+NTFS格式组合已经完全秒杀了IDE硬盘,不仅容量更大了,而且磁盘整理效率也高了,易用性大幅提升。不过另一纠结物出来了,SSD固态硬盘,虽然它的读写速度相对以前大幅改进,但是用起来需要各种各样的“奇巧淫技”,让笔者感觉像是回到了1998年,回到了那个用个硬盘还得打什么LBA补丁的年代……有这么麻烦的吗?

编辑点评:现在的机械硬盘相对Win98时代其实并没有质的改变,它只是容量更大、接口更通用/更快速、管理效率更高,需要的管理和设置更少,易用性更强,但还是怕抖怕摔,还怕洪水!而SSD固态硬盘虽然克服了机械硬盘低速、怕抖的毛病,但是又带来了软件支持、有限寿命等新问题,当前选购和使用需要的技巧都很多,可以想象,未来最受用户欢迎的SSD不是速度有多快多快,而是易用性和现在的机械硬盘看齐。

3装系统正版游戏靠它,ROM光驱回顶部

现在都流放西伯利亚了,ROM光驱:

电脑爱好者必看 PC玩家细数14年搞机血泪史

光驱与光储存

不知道算不算“先进经验”,当年笔者经常跟人去杂货店找那里的老板刻录CD(要收费的),从游戏碟到系统碟,再到电影碟,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有。那些年没有高速网络、没有U盘,拔硬盘也很麻烦,光驱和光碟于是成为了非常方便好使的东西,你还记得光碟在光驱里高速旋转那种激动人心的声音么?

电脑爱好者必看 PC玩家细数14年搞机血泪史

正版与D版:还记得StarForce光盘保护么?

说起光驱的折腾,笔者第一反应就是想起新仙剑奇侠传,当年笔者好像是花了70大洋还是多少买的正版,当年还木有顺丰神马的,买正版软件靠邮购,而邮局的效率,大家懂的。终于货到了,笔者非常激动地玩起了新仙剑,游戏质量只能说一般般,音乐很不错,不过那StarForce保护真万恶,不放光碟就不能玩,这都哪跟哪啊?网上各种相关破解,DT虚拟光驱、酒精120,到最变态的,拔光驱,笔者看着众多“盗版受害者”,真心跪了。

电脑爱好者必看 PC玩家细数14年搞机血泪史

当年的CD-ROM还有“超频设计”

如果要提起笔者的第一个光驱,笔者只能告诉大家:那是个托盘光驱,平平无奇得让人无法记住。笔者记得的光驱,除了某个索尼的Combo,就是那神奇的索尼 CDU5211,当年CD-ROM的主流转速就48X,而这款光驱则可以按住右侧的播放键不放,进入“超频”模式,速度变成52X,那旋转的声音,不是一般的牛X!

电脑爱好者必看 PC玩家细数14年搞机血泪史

CD-ROM可以独立播CD,到DVDROM就没有了[!--empirenews.page--]副标题[/!--empirenews.page--]另一个可能很多用户都不知道的,而且现在也已经被淘汰的玩法,就是用CD-ROM播CD,这可不是用那个神马RealPlayer、超级解霸3000或者要你命3000来播,而是纯硬件实现。CD-ROM光驱背后的左下方有个4pin的接口,可以连接到主板左下角的一个同样外观的接口,然后只要电脑已经通电,光驱里面有CD,就可以按光驱上面的播放键来播CD,无论电脑本身是在BIOS界面还是在装系统,这在装系统时尤其有用。而后来大容量的DVD-ROM来了,播放键却被省略了,于是也就不能这样玩了。

 

电脑爱好者必看 PC玩家细数14年搞机血泪史

当今的光驱:被网络和U盘取代

光驱解决的主要就是一个数据携带/共享问题,而由于现在网络相当发达,而且还有U盘和移动硬盘这样的低成本、大容量、可重复使用的产品,因此这方面光驱已经基本没话说了。而正版软件认证方面,大家现在也都玩联网认证之类设计了,谁还玩光盘认证的请把他抬起来从窗口扔下去。

编辑点评:光驱的发展其实挺平稳的,光驱速度越来越高,光碟容量越来越大,现在还有一些杂志或书籍会随书附送CD/DVD,比如那些神马英语教材,但已经很少有人会去使用它们了,毕竟光驱用起来还是和以前一样麻烦,而现在网络资源很丰富,随意一点可能就有更好的资源可供下载,系统或软件的激活/认证又都可以靠网络完成,加上各种大容量便携储存工具,哪一个不比光驱方便?难怪光驱会被流放到西伯利亚无人问津。

4超频开核装高端,CPU处理器回顶部

夏天就拿风扇狠狠地吹,CPU处理器:

电脑爱好者必看 PC玩家细数14年搞机血泪史

PC的处理核心CPU

CPU作为电脑的处理核心,是PC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硬件,其地位除了之前曾经被显卡挑战过一次,基本上从未动摇,然而不知不觉间,CPU这些年其实已经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这个CPU已经不再是我们当年玩的那个CPU了。

电脑爱好者必看 PC玩家细数14年搞机血泪史

CPU超频变小火炉

提起CPU,包括笔者在内的老用户们最怀念的当然就是“超频”。在过去,中低端的CPU可以通过超频实现中高端产品的性能,而投入只是强力风冷散热器的成本和一些学习超频的耗时,想省钱还可以直接拿大风扇吹,轻松就能提升平台性价比,挺值得一试,那些年你也把赛扬超成奔腾用了么?还记得那个巴顿、那个黑盒?

电脑爱好者必看 PC玩家细数14年搞机血泪史

AMD开核赌人品

除了超频之外,另一个经典的CPU玩法就是AMD的开核。过去AMD的中低端产品通常都是高端产品屏蔽所得,而有时候被屏蔽核心的体质其实不是真差到不能用,这时就可以用主板的各种“开核”功能,打开被屏蔽的核心和缓存,双核变三核,三核变四核,轻松升级CPU,因此当年也非常火,不玩就Out了,X2 5000、X2 210、X3 720,这些开核神器大家都还记得么?

电脑爱好者必看 PC玩家细数14年搞机血泪史

买不同CPU要搭配不同主板[!--empirenews.page--]副标题[/!--empirenews.page--]超频、开核不仅是CPU的重要玩法,更是中高端主板的重要卖点,当年AMD凭巴顿盛极一时,大家买主板都会选升技的NF7或者AN7,超频能力刚刚的,堪称黄金搭档。此外由于当时的CPU访问内存、显卡等硬件都要过主板的北桥芯片,因此不同的北桥芯片会影响到CPU的性能发挥,想要充分发挥好,就得好好斟酌买什么芯片组的主板。最后,以前CPU的针脚都长在CPU上,装错就搞坏,都是CPU的错,现在Intel的CPU变成触点设计,“针脚”长到了主板上,这下装错了也不会搞坏CPU,不过就搞坏主板罢了。
[!--empirenews.page--]副标题[/!--empirenews.page--]电脑爱好者必看 PC玩家细数14年搞机血泪史

现在的CPU不再仅仅是CPU

现在的CPU到底怎么啦?不仅有传统的CPU处理核心,还有内存控制器、PCI-E控制器和整合显卡,根本消除了主板北桥,以及中高端芯片存在的必要,搞到中高端芯片和主板都有点不知所措,而且这些货还特省电、低发热,逼得供电设计也跟着缩水、中端散热器直接没戏,大家不玩超频、不玩开核,通通跑去捣鼓那个神马至强E3了,笔者不得不纵观5000年文明历史,感叹一句“现在的社会到底怎么了”?

编辑点评:这几年总有人在说CPU“性能过剩”,实际上对于玩家们来说,性能永远不会过剩,不然大家都买三代i5就是了,还搞神马至强E3?不过不可否认,CPU已经今非昔比,过去的CPU,频率高是王道,发热量大也好,超频调节麻烦也好,大家都不惜代价求性能,而Intel自从奔腾4以来就开始了新的设计思路,转而追求更好的能效表现、更智能化的设计,二代/三代Core i这种低功耗、芯片随意搭、自动超频的设计,实际上让CPU使用起来变得更加简单了。

5万变不离其宗,键盘和鼠标回顶部

万变不离其宗,键盘和鼠标:

电脑爱好者必看 PC玩家细数14年搞机血泪史

从机械鼠标到光学鼠标

最传统的鼠标采用滚球滚动搭配机械结构来实现定位,它结构简单,定位准确,而且价格低廉,但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清洁滚球,否则会定位不准,此外还有造成“鼠标手”的缺点。继机械鼠标后还有红光光学鼠标,虽然免去了清洁滚球的麻烦,但是初期定位能力较差,需要使用鼠标垫才行。

电脑爱好者必看 PC玩家细数14年搞机血泪史

概念性鼠标试图解放鼠标手

光学鼠标的定位精度问题随着技术发展已经被解决,但是鼠标手依然存在,为了解决此问题,很多厂商都提出了各种概念性产品,比如戒指鼠标、滚迹球鼠标等等,但是这些产品都只是昙花一现,没有得到大众用户的认可,一来是因为成本,二来是因为用户习惯,用惯普通鼠标的用户在使用滚迹球鼠标时都会比较难上手。

电脑爱好者必看 PC玩家细数14年搞机血泪史

当前的主流:传统设计 + 改进引擎

当前的鼠标设计有追求人体工学、追求游戏表现和追求无线自由三大方向,不过它们的基本外观设计和使用方式和传统鼠标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引擎得到了改进,不再需要定位清理,而且也不再需要鼠标垫,而无线鼠标方面方便性也得到很多用户的认可,但以笔者来说,还是不大喜欢需要经常换电池的设计,这不够方便。

电脑爱好者必看 PC玩家细数14年搞机血泪史

传统PS/2火山口键盘

传统键盘采用PS/2接口、全键位设计和火山口架构,它们价钱低廉,适用范围广,但是比较占用空间,而且手感一般,而最让人难以容忍的是,PS/2不能热拔插,一般键盘没接好是不能正常开机的,如果进到系统才发现键盘没接好,必须接好重启才能用,笔者有次就玩游戏太激动把键盘扯得接口都掉了,结果,就是要停止游戏跑去重启。

电脑爱好者必看 PC玩家细数14年搞机血泪史

更符合字频和人体工学的Dvorak键盘

和鼠标近似,键盘发展期间也曾出现过一些特别奇怪的产品,比如Dvorak键盘,这种键盘通过统计英文单词的字频,重新排布了键位,并且部分产品还加入了人体工学设计,按理说非常科学,而实验却证明,同样熟练度下使用Dvorak键盘效率并不比QWERTY键盘明显高,这说明键盘输入效率最重要的不是键盘本身有多科学,而是用户习惯和熟练度。

电脑爱好者必看 PC玩家细数14年搞机血泪史

当前主流:窄框、缩减尺寸、多媒体

当前的键盘基本可以分三类,家用的,游戏用的,以及办公用的。对于家用产品,目前节省桌面空间是主流,因此是市场有很多窄框设计、缩减按键数的产品出现,而无线化和多媒体键盘也占一席位;游戏用方面,基本设计沿用传统键盘,但追求手感改成了机械结构,或添加了宏功能以实现特殊功能;最后办公方面,就是追求廉价的传统火山口键盘的天下了,当然,大家现在基本都用USB接口了。

编辑点评:键鼠这些年的发展变化如果展开讲可以说得很长,但由于篇幅关系我们只抓住核心来说,其实除了各种异型键鼠,这几年还有厂商尝试用触屏一体机取代传统键鼠,而微软也推出了为触屏优化的Win8系统,但目前它们都还没有成功,这些尝试都最终证明,这些外设的使用习惯不易改变,因此其产品无论怎么变化,都不会离开最基本的、用户最熟悉的设计,否则就很难被市场所接纳。

6总结和展望回顶部

总结与展望:

电脑爱好者必看 PC玩家细数14年搞机血泪史

易用、傻瓜化才是王道

CRT被LCD取代了,IDE+FAT也被SATA+NTFS取代了,新一代CPU不再需要超频提性能,众多硬件的发展趋势都是越来越傻瓜化,越来越易用。这一点可能在U盘身上体现尤其明显,这个玩意如今容量越来越大,先后击败软驱、光驱,现在还要吃掉部分移动硬盘的市场,凭什么?就凭方便,容易携带,即插即用,无需调试。因此,未来的IT产品,无论电脑还是手机,经历功能大爆炸后,必然走向傻瓜化、易用化,此之谓“科技以人为本”。

电脑爱好者必看 PC玩家细数14年搞机血泪史

硬件通用优势明显

(文章内容如有侵权,敬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
收藏
  • 人气文章
  • 最新文章
  • 下载排行榜
  • 热门排行榜